破除迷思:治療痛風,偏方有沒有道理?
痛風發作,痛起來不止病友想盡千金百方,連身邊的親友也想幫忙治癒它。於是這人說:「牛蒡拿來泡茶能治痛風!」,那人說:「你用『神明草』加芭樂啦、葡萄柚等水果,再加上含羞草、香林投等藥草煎出來的湯汁,這個精力湯非常有效!」抱著試試看,沒損失的心態多方嘗試,卻可能導致病急亂投醫的窘況,徒增找不到有效治療方法的恐懼。
陳峙仰院長精專「高尿酸血症及痛風」,豐富的臨床經驗使得陳院長洞見病友對痛風有哪些迷思。其著作《不再痛風的生活》呼籲,我們應該謹慎明辨,有效治療。我們一起來看看,科學實證究竟怎麼說?
迷思1「醫師,我聽說山楂片……」
山楂在中醫裡是用來整腸和調經,並無治療「痛風」之類風濕病的相關記載。據現代中醫藥理學研究,應用於高血壓及高血脂方面的治療;然而在尿酸代謝或免疫系統方面,並沒有證據顯示能有任何作用。盛傳但錯誤的偏方,非但不能根治痛風患者尿酸過高的問題,恐怕還會延誤就醫的黃金時期。
可以降血脂=\=可以降尿酸
痛風是常見的慢性關節疾病,沒生過孩子的人無法想像分娩有多痛,沒經歷過痛風的人,同樣難以想像那樣的疼痛。
診間最常聽到的就是病友各式各樣的疑難雜症,老實說,許多病友雖然認真查看網路資料,難免還是有許多困惑和疑慮。
陳院長經常苦口婆心地宣導最新臨床根據,不少病友們諮詢陳院長以後,才終於搞清楚「利尿不等於有利於尿酸排出」。沒有科學根據的偏方,實在需要大家一起來釐清和配合醫師的診斷,以期病友都能夠達成「早期發現,早其預防」的健康目標。
簡言之,大家務須記住一個重要的觀念:「痛風是慢性疾病,不是不痛就不需要追蹤喔!」
想知道更多,請參考陳峙仰院長著作《不再痛風的生活(增訂版)》(2016年,文經社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