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尋此網誌

2016年8月18日

痛風族容易合併糖尿病 破除六大迷思降血糖

          你或身旁親友患有糖尿病嗎?

         根據健保署資料,2015年全台近138萬糖尿病確診病人,保守估計至少仍有30、40萬名糖尿病隱形病患。

吃甜食真的是引起糖尿病發生的主因嗎?


          生活中充斥各種對糖尿病錯誤的觀念,讓民眾顯得無所適從:「糖尿病只是因為愛吃甜」、「打胰島素會洗腎」、「糖尿病只能吃芭樂或番茄」等。

           真的是這樣嗎?

         



破除6大迷思,你也能與糖尿病和平共處。



迷思1:糖尿病是因為愛吃甜食、喝飲料


         有些民眾納悶,「我不愛吃甜食或喝飲料,為什麼還是得到糖尿病?」
         
         國民健康署指出,「吃甜食並非直接引起糖尿病的原因,但吃甜食易導致肥胖」;肥胖、缺乏身體活動量及基因遺傳等多重因素都會增加罹患糖尿病風險。

         因此,有些民眾可能不吃甜食,但仍有許多不良的生活習慣,例如,暴飲暴食、愛吃高熱量食物,或缺乏運動習慣等,都容易讓糖尿病悄悄找上你。

         對抗糖尿病,必須從改變日常生活做起。

         不只減少甜食、飲料等「糖」份攝取,每日應攝取的澱粉類則盡量選用五穀飯、糙米飯等取代精緻澱粉(麵包、白飯等);並避免油炸、勾芡等高熱量食物。

         

迷思2:血糖高一點點而已沒關係


        不少民眾常說,「我的血糖高一點點而已,沒關係。」

        但小心,高血糖引發的嚴重併發症正侵害你的全身。

        因流竄在血液中的血糖易損害身體的大、小血管,進而造成視網膜病變、腎臟病變、神經病變,甚至引發中風、心臟病、心肌梗塞等腦心血管疾病,或增加牙周病等風險。

迷思3:打胰島素會洗腎


       目前控制糖尿病可分為口服藥或施打胰島素。有些病友誤以為打胰島素易洗腎,而抗拒或減少施打胰島素。

       國民健康署指出,「胰島素不會導致洗腎,是糖尿病控制不好,造成腎臟功能喪失而必須洗腎。」糖友必須和醫師配合控制血糖,減少或延緩併發症發生。



迷思4:有糖尿病就不會低血糖


       有些糖尿病友擔心血糖高,而不太敢吃東西或只吃一點點。但國民健康署指出,不要矯枉過正,否則易造成低血糖或營養不良。

      尤其,服用糖尿病降血糖藥物或施打胰島素者,更不能不吃或只吃一些,而是需定時攝取醫療團隊建議的熱量。

      低血糖易對身體造成潛在危險,常見症狀包含:發抖、冒冷汗、無力、頭暈等,嚴重者甚至會昏迷。

       除了飲食外,運動後也易產生低血糖。學者表示,「運動是好事,但沒有適度監控血糖或藥物可能會造成低血糖。」因此糖友在執行運動計畫前,須先和醫師討論,以平衡運動期間的血糖變化。


迷思5:糖尿病人只能吃芭樂、番茄這類不甜的水果


       坊間流傳,糖尿病人的水果只限於吃芭樂或番茄,但國民健康署指出,糖尿病的水果攝取「沒有種類的限制」,但有「量的限制」。

       也就是說,不論吃哪類水果都可,且攝取多元的水果可獲得不同礦物質與維他命來源。但一天水果總攝取建議量為兩份(一份約為一拳頭或半碗份量),不宜超過,否則會影響血糖值。

       另外,有些民眾誤認為檸檬等水果吃起來不甜,代表甜份較少或沒有甜份而可多吃。但國民健康署表示,「這是錯誤觀念。」例如,檸檬經消化後,在體內產生的糖份約等同於一粒小蘋果,「水果含糖量無法用舌頭味覺判斷,還是以一天建議量攝取,才能控制好血糖。


台灣的水果好吃到舉世聞名,但小心太甜了喔



迷思6:南瓜、山藥、地瓜多吃無害


      膳食纖維可延緩血糖上升的速度,也因此南瓜、山藥和地瓜等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,讓不少民眾趨之若鶩。

      但它們仍屬五穀根莖類澱粉類,國民健康署建議,「須與飯食代換,否則血糖不降反會升高。

      舉例來說,若民眾每日的澱粉攝取建議量為3份。其中一餐吃了兩個番薯(220公克),已相當於一碗糙米飯或米飯(200公克)的量,這餐就須避免再吃其他澱粉類。

      尤其糖尿病病患更須注意,才能享受美食又維持健康。和糖尿病共處近30年的臺大醫院糖尿病友聯誼會會長張坤來建議,可向營養師、衛教師詢問,「分辨哪些食物含有碳水化合物,才能做好飲食代換,靈活運用。」





您發現了嗎?



      除了以上6大迷思。還要身體力行每週至少150分鐘的有氧運動,例如,快走、慢跑、游泳等。相輔相成之下,糖尿病就遠離你了喔。




維持每周3次,每次30分鐘以上的運動




強力推薦  延伸閱讀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

作者介紹           

 
 陳 峙 仰 醫師

  1966年生,中山醫學大學醫學系畢業,
日本東京女子醫科大學風濕病痛風研究中心
臨床研修畢業。專長為痛風及高尿酸血症治
療。
  曾任台北市立和平醫院痛風科主任、國
立陽明大學教學醫院講師。現任財團法人宏
恩醫院痛風治療中心主任、陳峙仰高尿酸健
康中心負責人。

 專業經歷:

  • 痛風患者治療人次,全球第一
  • 台灣成功治療痛風石患者數最多
  • 主持世界最大痛風患者資料庫
  • 國際痛風及高尿酸血症相關研究之論文評審員
  • 近四年內,兩次日本痛風醫學會最佳論文獎榮譽

 率先發現與主張:
  • 「台灣痛風盛行率世界第一」
  • 「食物普林控制不如肥胖控制」
  • 「新陳代謝症候群與高尿酸血症關聯密切」

 專書著作:
  • 「不再痛風的生活」,文經社,2016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